獻禮建黨百年 弘揚航空報國精神

《逐夢藍天》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2021-08-28 來源:影視公司
字體 【
分享:

電視劇《逐夢藍天》以新中國成立初期航空工業從零起步為開篇,展現了中國航空工業70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歌頌了航空人“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精神品質。該劇自7月27日首播后,多次榮登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排名第一,每集平均收視率1.319%,最高單日收視達1.48%;CSM全國網實時收視率、歡網TV實時收視率、酷云直播關注度、貓眼電視等實時收視數據均多次傲視登頂。微博、豆瓣、知乎等社交媒體上關于劇集內容的討論熱度也不斷攀升,收獲了不俗的口碑。

8月27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陜西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省廣電局、陜文投集團和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協辦的電視劇《逐夢藍天》研討會在京召開。航空工業集團、陜西省委宣傳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陜西省廣電局、陜文投集團等單位相關負責人,《逐夢藍天》主創團隊及行業代表、業界專家們共同出席了本次研討會,與會者就該劇的主旨內涵、創作手法、價值意義等進行了研評。當天下午,《逐夢藍天》劇組主創還瞻仰了航空英模羅陽、吳大觀的塑像,并獻花致敬。

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羅榮懷,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馬川鑫、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朱永利出席會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電視劇項目部責任編輯上官儒燁、陜文投集團總經理盧濤就該劇的創作背景及播出情況作了介紹,導演李云亮、演員張博等作為主創代表講述了在創作過程中的切身感受。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中國文聯原副主席李準、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等文藝評論家從該劇的時代價值、主題表達、藝術表現等角度展開深入探討。

格局宏大、基調凝練、質感厚重

劇作實現歷史真實與藝術表達的有機結合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主持研討會并作總結,他表示,《逐夢藍天》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國航空事業70年的歷史,38集承載的內容豐富,參與的部門眾多,體現出大家對這部劇的高度重視。中國的航空事業可以稱之為史詩般的實踐,這部劇就是對這個史詩般的實踐進行了優異的嘗試。

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羅榮懷表示,《逐夢藍天》的制作和熱播,不僅是對新中國航空事業70年發展歷程的藝術再現,也是對‘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的詮釋,必將在更多人心中播下航空的種子,點燃大眾關心中國航空事業、熱愛中國航空事業、進而投身中國航空事業的熱情,這將成為全面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偉大征程中更為基本、更為深沉、更為持久的力量。

航空工業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羅榮懷表示,《逐夢藍天》的制作和熱播,不僅是對新中國航空事業70年發展歷程的藝術再現,也是對‘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航空報國精神的詮釋,必將在更多人心中播下航空的種子,點燃大眾關心中國航空事業、熱愛中國航空事業、進而投身中國航空事業的熱情,這將成為全面建設新時代航空強國偉大征程中更為基本、更為深沉、更為持久的力量。

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朱永利表示,《逐夢藍天》讓觀眾共享文化大餐的同時,欣賞到中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風景,進一步點燃了觀眾關心、熱愛、奉獻中國制造的熱情和信心。航空人一往無前的拼搏精神激發了觀眾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希望《逐夢藍天》的成功,能夠成為社會各界精誠合作,勉勵支持工業影視創作的新起點。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電視劇項目部責任編輯上官儒燁認為,《逐夢藍天》將航空人幾十年‘什么也不說,祖國知道我’默默地堅守傳遞給大眾。在劇作中70年三代人,視角多元,蕩氣回腸,基本做到了歷史真實與藝術表達的有機結合,呈現出厚重的力度和質感。

陜文投集團總經理盧濤表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是陜文投作為國有文化企業的使命擔當。陜文投成立十二年來,根植陜西豐厚的文化沃土,推出了多部精品影視劇作。電視劇《逐夢藍天》于2017年初啟動創作,歷經四年打磨,匯聚了眾多藝術家和影視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吨饓羲{天》的熱播提醒我們,要加強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的創作生產,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為新時代文藝繁榮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每個角色的出現都是高光時刻

希望觀眾能夠真正感受“國之重器,以命鑄之”的分量

本劇的主創們對這部戲有著深厚的感情。作為《逐夢藍天》的導演,李云亮表示,希望通過這部戲,通過劇中的人物和他們70年的歷程,讓觀眾真正感受到‘國之重器,以命鑄之’這句話的分量。

作為主角之一秦天的扮演者,張博坦言,觀眾在播出時會問他“什么是秦天的高光時刻”,他的回答是,劇中每個角色的出現都是高光時刻,這樣的高光時刻不會隨著角色的離場而消失,而是會將其繼續延續下去。

曹慧芳的扮演者黃曼認為,曹慧芳代表了航空人的家屬,盡管默默無聞,沒有處于閃光燈的聚焦之下,但她卻是英雄脊柱旁最重要的一塊肌肉,是保護著英雄的藍天后盾。

李子志的扮演者封柏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現實主義題材,尤其是軍工題材、工業題材的作品傳遞給觀眾。

顏副司令的扮演者陳逸恒表示,希望用航空報國精神鞭策演藝行業,更希望從事演藝行業的同仁,都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認認真真演戲,踏踏實實做人。

中國航空需要被了解、關注

航空報國精神激勵當代航空人

航空工業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何勝強表示,電視劇總有劇終的時候,但是航空人的故事仍在延續。我們將攬天海做情懷,努力提升先進航空裝備及動力裝置的研制和保障能力,全力支持世界一流軍隊建設,全面滿足國防安全體系、航空運輸體系、應急救援體系、國家治理體系的發展需求,堅定發展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原中國一航黨組書記、總經理劉高倬作為老航空人的代表,對劇中的故事感觸更深。他說:“我本人是在三線建設的浪潮中加入到航空工業的隊伍中來的,看劇過程中,我眼前浮現的是老領導、老師傅和一起并肩戰斗的戰友們,我們面對的是和劇中幾乎同樣的環境,是航空報國精神支撐著我們?!?/p>

作為80后青年科技工作者,航空工業制造院高能束流加工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徐明同樣有著深刻的感觸:“《逐夢藍天》通過藝術的形式,幫助我們表現出了航空人的航空強國夢?!?/p>

劇作具有厚重的歷史品格和高遠的美學情趣

是中國電視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認為,《逐夢藍天》是對中國飛天夢想的一次正解,是站在國家、民族和時代的立場和方位上,以非常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勇于犧牲的精神,呈現出中國能夠擁有自主研發制造的飛機而努力拼搏的一個歷程。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認為,本劇的最大特點是以犧牲來鑄造信仰的崇高,以舍生忘死的拼搏來表現幸福是由奮斗得來的。這部片子寫‘犧牲’,達到了航空題材中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江行建為掩護戰友,李子志因試飛而犧牲,劇中還寫出了愛情、親情、家庭生活幸福的犧牲,這些也是最深刻、最拷問人性的。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李舫表示,《逐夢藍天》既故事化地展現了硝煙烽火下的艱難歲月,也重點展現了改革開放后航空工業的飛速發展,并前瞻性的展現航空的工業體系對中國工業發展、制造產業的帶動作用,對于展現我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對于強國強軍、民族振興和推動制造強國、文化強國具有重要的意義。

光明日報文藝部執行主任鄧凱特別欣賞這部劇的臺詞和細節,曹慧芳“爽味兒”十足的語言,秦天老年佝僂的身姿,都能打動無數觀眾。同時他認為,《逐夢藍天》這部劇充盈著一股浩然之氣,一股中國人不甘受辱不服輸的勁頭,一種為了國家需要挺身而出,舍我其誰的擔當,一種攻克科學難題,敢于擔當,愿意豁出生命的大義,還有一種‘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的大局觀。

對《逐夢藍天》的結構主旨,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趙彤用一以貫之四個字來概括,這部劇的故事從秦天84歲的瞳孔里追溯而出,又回到秦天90歲的目光中完成收束。其間,是從新中國開國大典的青云之間,到建國70年慶典的蒼穹之上,新中國航空事業從羽翼未豐到鯤鵬展翅的翻飛歷程,極有藝術感地向中國航空人表達了致敬。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高級編輯邢戈認為,這部劇以人之常情作為表現的基礎,卻完成了超越常人的精神升華。劇中濃墨重彩地表現了非常多的重要人物的人生謝幕,對生死進行了智慧的關照和表現,對詮釋生命整體意義的時候體現出一種超越性,而且舉重若輕,用寫意的手法處理人生的立場,洋溢著悲壯的崇高感。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聯原副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認為,《逐夢藍天》是一部在中國電視劇史上具有標志性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作品,是第一部為中國的航空人樹碑立傳,寫出他們的奮斗史、精神史、心靈史的作品。他強調,《逐夢藍天》這部藝術品具有厚重的歷史品格和高遠的美學情趣,它的熱播會反過來推動我們國家的航空事業,會激勵當前時代的航空人,鼓舞熱愛航空事業的觀眾。說到激動之處,仲呈祥站起身來向航空工作者鞠躬致敬。

《逐夢藍天》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空軍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榮譽出品,中央電視臺、陜文投集團、上海尚世影業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張強、阿瑩任總編劇,李云亮執導,張博、李乃文、黃曼、徐小颯領銜主演。8月29日將在中央1套黃金時段迎來自己的收官。